近日,省市場監管局批復的《石油工程產品檢測及計量檢定技術研發》科研項目工作調度會在牽頭單位市工業產品檢驗與計量檢定中心召開。該項目基于電磁交流研究和可視化檢測應用,實現井下采油設備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質量檢測和評價。目前,該項目獲得省局支撐資金29萬元。中心主任包茂東同志在會上要求各項目參與單位要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做好規劃,積極開展項目研發工作,加強合作交流,共同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近年來,市工業產品檢驗與計量檢定中心通過“三緊貼”,不斷抓實科技研發在助力新質生產力上的創新驅動作用。一是緊貼中心事業發展,聚人才,提能力。創新之道,唯在得人。中心立足新發展,廣納人才、用好賢才,先后引進山東大學博導裘英華等22名高層次和緊缺型人才,他們分別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機電檢測等領域為中心事業發展注入強大引領力。中心充分發揮職稱評聘指揮棒的作用,先后有6名專業技術人才評為正高級工程師,副高15人,為中心科技工作建設了完善的人才梯隊。二是緊貼社會產業發展,興科技,注活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中心圍繞我市重點產業集群發展需求,不斷助推科技成果轉化,使科技成果從“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變量”。中心牽頭起草成品油團體標準3項和省級計量校準規范2項。發表專業論文123篇;申報專利175項,其中發明專利25項;主持完成的省級科技項目《氣-質聯用法檢測汽油中非常規添加物的分析方法》,實現了甲縮醛、苯胺類和酯類等10種非常規添加物的同步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效率提升70%。三是緊貼政府市場監管,抓履職,強支撐。檢驗檢測機構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技術基石,抓好科技創新就是推動機構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心參與的省局“十四五”重大科研項目--《電動汽車充電樁遠程在線監測技術研究》,利用數字化、智慧化檢測手段,探索計量監管在線檢測新模式,為強制計量器具監管開辟新路徑。省科技廳項目《電力變壓器試驗站測量系統整體校準的開發與應用》,大幅提升了相關產品的安全性和精準性,極大的消除了使用安全隱患。
|